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

属于母亲的家风

  母親打來電話,讓我回家拿些蔬菜,說她最近忙沒法送來,再不去,院子裏種的黃瓜、豆角就老了。
  我家有壹個敞亮的大院子,這是住在農村最大的好處。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,把柔軟的土地變成堅硬的水泥,只有我們家仍是滿院子的泥土。母親在院子裏開墾出兩塊菜地,在她的精心護理下,每季菜都能大豐收,這樣,我們就經常能吃到新鮮健康的時令蔬菜。母親說土地是最實在的,妳付出了多少努力,它就給妳多少回報,做人亦是如此。
  父親是壹名井下工人,每月的工資要養活壹家六口人,著實不寬裕。母親很會持家,身上總透著股壹定要把日子過好的心氣,於是那些拮據、困難的日子,在母親辛勤的勞動下,演繹成壹個個與貧窮搏鬥的故事,母親餵養的雞鴨,自種的蔬菜,在換取壹部分金錢之後,也成為了我們飯桌上打牙祭的食品。母親總是有這種本事,把幹巴巴的日子過的豐盈起來。眼下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,母親窮日子裏養成的節儉習慣卻絲毫未變,不亂花壹分錢,不講究吃穿。她常說:精打細算,油鹽不斷,過日子就得省著點。尤其是眼下,在知道我們收入有所降低後,再三叮囑:賺多了就多花,賺少了就少花,別因為錢把生活糟蹋了。以前,我常想,母親這壹輩子,不舍得吃,不舍得穿,過的有啥意思,但現在想來,內心的舒坦和安穩,家人的幸福與平安才是她此生最大的追求吧。
  母親做事總是風風火火的,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打掃衛生,是她雷打不動的習慣,雖然住的還是她和父親結婚時的老房子,但無論地面、還是窗幾,總是壹塵不染,院子裏也是幹凈的連片落葉和草棒都沒有。母親說過,看誰家日子過得好不好,不光要看富不富裕,還要看家裏的壹切是否井井有條。從懂事起,就知道家裏的大小事情都是母親操辦。父親工作辛苦,每次下班回家都是壹身疲憊,母親心疼父親,就把家裏的壹切都攬了過來。除去打掃衛生、做飯等女性持家必須做的事之外,架菜園子、換燈泡、扛煤氣罐等老爺們幹的活,母親也沒讓父親操過心,以至這麽多年過後,每每想起母親,腦海中總會出現那個瘦小但倔強的身影,或是正憑著壹股蠻力掀起平板車倒掉墊院子的土,或是正踩著梯子換壞掉的燈泡。用現下時髦的話說,母親就是壹典型的女漢子,而我,也終於明白自己壹身女漢子的風氣來自何處。
  在礦山,像母親這樣的女漢子還有很多,不同於礦上的女工,她們沒有戰鬥在礦山的生產中,只是以壹個礦工妻子的身份,默默為礦工搭建起壹個強大的後方,讓礦工結束壹天的工作後,回到溫馨整潔的小窩,看著妻子忙碌的身影和孩子們討好的笑臉,享受老婆、孩子、熱炕頭的幸福生活。沒有璀璨的光芒,她們是最普通的中國女人,卻在礦山奮鬥歲月裏成為壹處亮麗又溫馨的風景,她們是黑色煤炭錘煉出的山溝溝裏的花,卻勇敢地盛開在烏金世界的溝溝岔岔。每個礦工背後,都有壹個這樣默默奉獻的女人,每個礦山家庭,都有這樣壹份溫情,她們是傳統美德的繼承者,更是傳遞者。相信,礦山女人那份堅韌自強,勤勞儉樸的家風,將從壹個個母親的手中,代代往下傳承。世間的你我,皆以疏離後的思念倔強著成像 ?伴隨著滿是文字流倘的記憶 青春年華卻有著不匹配年齡的心智 晚風習習,月光灑落在地上 3月27日の記事 花香鳥語,藍天白雲 前田くんはいつも この言葉は 生活中的清涼,是張愛玲筆下愛情故事的永遠的結局 麥芽兒青青